PPP项目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财政部PPP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合计12287个,投资额14.6万亿元。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开展PPP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此前国家发改委已公布第一批、第二批推介项目。
财政部金融司孙司长透露,为规范推进PPP资产证券化工作,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将于近期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PPP资产证券化的条件、标准、程序,突出市场化导向,财政部不会参与审核,“只划定跑道,让市场主体在跑道内运作。”
有观点认为,PPP和资产证券化都是万亿级的市场。不过,PPP资产证券化也面临多重挑战。目前资产证券化仍然处于推广阶段,未来制度完善还需要一定过程。
三部委规范PPP资产证券化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为推进PPP模式的两个主要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国家发改委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而财政部侧重于“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
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资产证券化PPP项目的范围和标准。距离相关部门出台上述通知不到3个月的时间,首批4家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就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核准发行。
业内人士表示,PPP资产证券化在资本市场与PPP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无论对于PPP项目建设还是对于资本市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可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PPP项目资产的流动性。只要PPP项目运营符合要求,理论上两年后,就有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盘活存量投资,这将大幅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和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这对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进展情况,孙司长表示,近期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将联合发文,规范推进PPP资产证券化工作。
将解决社会资本方退出问题
PPP项目专家、清华大学王教授认为,PPP项目本身资金投入巨大,如果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或者社会资本自有资金,不仅很难满足PPP发展的要求,而且潜在风险巨大。现在一个PPP项目要找到资本金不难,贷款也不难,但要做到有限追索项目融资才难,国际上PPP项目都是基于项目融资,即通过项目本身的收入(来自于使用者、政府或二者)、资产和合同权益通过合同安排等来分担风险。
近日,发改委发布第二批PPP资产证券化推介项目,PPP资产证券化也成为市场关注热点。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PPP资产证券化对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提高PPP项目资产流动性,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推动我国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PPP资产证券化主要的作用是加强资金投资的效率,解决社会资本方的退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