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按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不断优化对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近期,特别围绕助企帮扶出台一系列的举措。
丛林表示,从总量上看,供给规模稳步增长。到今年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5%;保险公司通过债券、股票等方式,提供各类融资支持28.8万亿元。从结构上看,相关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1%,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9%。从价格上看,利率稳中有降。今年1—8月,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会上,丛林介绍了几项具体措施。第一项措施,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这项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符合条件的续期贷款不能单独因办理续贷这个因素下调贷款分类。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综合考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担保等因素,合理确定续期贷款的风险分类。
第二项措施,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项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第三项措施,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这项措施上半年已帮助52万家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同时,还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单融资”这种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第四项措施,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是要给基层的信贷人员松绑减负,营造尽职免责、鼓励担当的积极氛围。近期对于原来的普惠信贷尽职免责通知作了进一步修订,明确各类免责的情形。对于基本履行了岗位职责,仅有轻微过失的人员,可减责或者免责。很多银行都已按照监管要求,细化并且完善了内部规定,免责人数和比例都有上升。
此外,监管工作更加突出精准监管。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的前提下,对于服务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一般性、操作性风险,会更多采取政策指导、风险提示、督促整改等柔性包容的监管措施,让监管更有温度。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