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山东省济宁、郓城等30个市、县(区)因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山东省一直不遗余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截至今年2月底,山东全省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的项目已达1154个,概算总投资1.27万亿。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279个,入选全国示范项目51个,项目入库数、落地数、示范数均居全国前列。
推介会纷纷举行
2017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纷纷举行推介会,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与社会资本“触电”。
3月18日,中国菏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高峰论坛暨PPP项目推介会举行,现场推介项目115个,覆盖17个领域,计划总投资1213.5亿元,在签约仪式现场集中签约项目24个。
3月30日,由济宁市政府、省财政厅联合主办的济宁太白湖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推介在济南举行。济宁太白湖新区面向社会资本策划推出31个PPP重点项目,总投资408.21亿元。项目涉及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九大领域。其中,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7个,总投资162亿元;文化旅游类项目8个,总投资151亿元。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0家企业、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和社会资本方参与,现场签约8个项目。
据了解,潍坊市也将举行PPP项目推介会,集中推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市集中运作项目30个以上,吸引社会投资300亿元以上。
作为政信金融的引领者和实践者,政信投资集团政信金融服务集团积极参加这些推介会,力图从中麟选出优质的项目,与相关政府展开深入合作和交流。政信投资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山东,曾经考察过菏泽医疗项目和青岛海绵城市项目,与政府沟通顺畅,合作项目正在落地过程中。
落地数有望翻番
为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改革,助推更多PPP项目规范落地、尽早发挥效益,今年山东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全省2017年底前PPP项目落地数要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现有46个国家级示范项目全部落地。
本次活动将畅通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通道,积极创新“四个机制”,打通PPP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一是建立清晰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民营资本,研究将民营资本参与率纳入工作考核体系。二是探索建立社会资本提前介入机制。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提前介入项目谈判。三是健全科学合理的回报机制。明确将政府付费项目中涉及的政府支出责任纳入同级财政中长期预算规划。四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完善省级信息管理平台,推进项目库、专家库、咨询机构库一体化建设。
为使工作开展能够有的放矢,项目落地目标任务可量化、可衡量,山东省财政厅将从山东省PPP项目库中筛选200个优质项目,组建重点项目库,通过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和对口联系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等方式,抓好重点项目落地。
在财政扶持方面,《意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好国家支持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结合自身财力状况,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有效方式。省财政继续加大省级PPP资金奖补力度,对省级示范和落地项目实行提标扩面。对民企参与度高的市县,在分配补助资金时给予倾斜,形成重规范、重落地、重民资参与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