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比起传统方式,其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将由社会资本方来完成。因此,PPP模式将会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以市场化方式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的机会。特别是金融机构和建设机构将完全改变以往传统的做法,采用与PPP相适用的经验方式。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专家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PPP模式的不断推行,中央“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及地方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深化“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PPP模式应用的相关指导文件。中央还会继续完善“一带一路”项目的统一标准、项目合同协议、项目批示流程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各部门也会出台各领域的“一带一路”项目实施标准及申请投资的指南手册,努力为社会资本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提供完善的资料支持,并给予项目实施的法律保障。
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的机遇
由于PPP模式是政府通过社会资本实现公共部门职能,可见PPP模式的应用主要在只有通过政府才能实现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概括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交通运输领域。交通是“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交通是搭建各国贸易往来桥梁的必然要求,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应该是优先大力发展的领域,主要包括铁路建设及相关设备、航空路线规划及服务、公路及航线等方面的建设运营。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国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
二是能源领域。能源是“一带一路”的动力,能源涉及国家战略,不可能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完全由政府解决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条件,这也是PPP最早被应用的领域之一。其中,将包括油气、电力管道及相关设备建设等方面。
从需求层面看,我国目前对于油气的需求不断攀升,急需拓展新的油气运输通道;从供给层面看,我国油气、电力相关的产能出现过剩,急于寻找相关途径输出。因此,加强油气、电力运输管道及相关设备的建设工作,不仅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推进作用。
三是文化领域。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文化是“一带一路”心灵沟通的基础设施。伴随着各国贸易流通不断加深,交通运输日益便利,沿路各国文化领域的旅游产业也会逐渐兴起,这将有助于推动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人文活动的加深,促进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四是通信、互联网领域。当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化技术,“一带一路”对于各国信息化建设具有良好的互利互通促进作用,通信、互联网及其相关设备建设就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领域。
“一带一路”采用PPP应当注意事项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法律政策差异、统计及评定标准不一,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推行PPP模式比国内更具复杂性。因此,在“一带一路”采用PPP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治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动荡、政治间断、政府干预风险。“一带一路”沿路经济带某些国家政治环境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对于项目投资缺少稳定可持续保障的现象。
其次是法律问题。我国PPP模式法律体制建设尚在推进过程中,对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PPP模式的实施同样缺少法律的支撑,沿路经济带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并且各国法律本身还具有差异性,容易发生法律纠纷。
再次是收益问题。主要指项目适用的用户不足,项目需求量不高,可能会导致投资人难以回收投资成本。此外,还有金融风险问题。主要包括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风险,各国利率、汇率的轻度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剧都会对投资收益造成较大影响。
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的不利因素包括:国际上大国博弈会对我国投资造成挤出效应;国际恐怖组织危机会影响投资安全性等问题。
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在“一带一路”采用PPP模式的过程中,投资人在看准机遇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防风险,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强对相应国家的国情、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了解,找准国家的投资需求,在金融、法律、流程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做好意外发生的防范工作,确保投资安全、有效、可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