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财政部推出了总额2万亿元的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目前,正酝酿推出第四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财政部金融司董司长近日透露,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环境建设,推出第四批示范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收录全国入库项目11784个,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农业、旅游、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主要经济社会领域,总投资额达13.9万亿元。

 

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目前中国PPP大市场已初步建立,成果超过预期。对政府而言,PPP改革加快了法治政府、信用政府、服务政府建设。对市场来说,PPP市场催生了各类社会资本公平竞争,增加了改革发展的市场新动能。

 

从财政部PPP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前三批PPP示范项目的落地率持续提高,落地周期不断缩短。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已公布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PPP项目达到2579个,其中约52%是在2016年7月以来落地的。

 

“从时间轴来看,2017-2018年或将迎来落地高峰期。”知名券商指出,根据我们的估算,2017年PPP项目落地规模将达3.8万亿,累计签约落地规模将达7.37万亿,累计签约率将从当前的14%提升至30%。预期2017年为PPP项目加速落地、需求加速释放的一年。

 

知名券商预计,财政部PPP示范项目投资总额呈现逐批次递增的趋势,预计第四批PPP示范项目投资规模有望超过第三批(1.17万亿)。知名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PPP龙头订单普遍饱满,16年新签订单与营收之比均值达4.7倍。2017年会是订单转化大年,将会逐步带动营收结构及毛利率的变化。

 

为了增强第四批PPP示范项目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PPP项目,政府大力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4月13日表示,今后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施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狠抓PPP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证监会协作,持续推进PPP项目证券化。

 

进入4月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在3月份获准发行后,先后有四个PPP项目资产支持证券本月在深沪交易所先后挂牌转让。

 

分析认为,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后,首次获批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业内人士认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即将进入集中落地期,并正式驶入快车道。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专家表示,目前PPP+ABS这一领域呈现出各个部门分割管理的特征,证监会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保监会监管资产支持计划,这很大程度上会加快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发改委投资司韩司长认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保障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资产证券化是基础设施领域重要融资方式之一,对提高PPP项目资产流动性、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加快社会投资者的资金回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对鼓励进行资产证券化的PPP项目,明确要求项目已经正常运营2年以上,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今年1月9日,发改委投资司、证监会债券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有关企业召开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座谈会,标志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正式启动。2月17日,上交所、深交所、中国基金业协会同时发文支持本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设立相应的PPP证券化工作小组,落实专人专岗要求,保证项目审批进度。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资产证券化为原始资本金提供了退出机制,社会资本的参与激发了市场活力,进一步助推项目加速落地,PPP相关公司的订单有望加速释放。不少券商投顾都表示,PPP模式将成为今年以来政策的发力点,对整个相关受益行业及上市公司都形成正面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