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上报的首批项目中4个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正式落地。这是今年提出“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后,首次获批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PPP证券化将是后PPP时代的重要看点,其最大意义在于令市场消除对未来项目还款不确定性的担忧,我们预期后期此类资产证券化项目仍将不断加速推出。

 

业内人士认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即将进入集中落地期,并正式驶入快车道。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为已进入运营期的PPP项目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也是PPP项目投资者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在多个国家已成为PPP投资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同时,资产证券化可帮助表内有PPP项目的公司减少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依赖,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业界普遍预计,在资产证券化改为备案制发行后,未来其发行周期将大幅缩短。而首批面世的三个项目,将对国内PPP投融资体系建设起到良好的先行先试效果。只有将规范和高质量的项目作为基础资产,才能保障资金流的稳定安全,这也是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

 

受访的券商研究员普遍认为,后续加大对“伪”PPP项目的曝光和处理力度仍是关键,要将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防止一哄而上、一热就乱的现象出现。“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市场的主体,逐步制定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审查标准,存续期管理标准,结合具体的项目,探索建立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给市场主体提供更为明确有效的信息。”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也将积极配合各方主体,优选优质的PPP项目,大力开展相关的市场培训,积累经验,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落地提供配套的支持。”

 

目前都对PPP项目所形成的万亿规模的存量资产证券化抱有很高的期望。未来,随着PPP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在保证政府与社会资本能有效分担风险、投资机构退出机制顺畅、项目回报更为合理的前提下,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参与热情料将进一步提升。“PPP资产证券化有效落地标志着PPP投融资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对于PPP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认为,PPP模式在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拓宽融资渠道、引入优势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从近年来财政部入库的PPP项目来看,PPP项目不断扩容,逐步深入到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从顶层设计来看,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政府职能逐步转变,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等,为大力推广PPP模式扫清障碍。大力推广PPP资产证券化,可以更好地完善PPP项目退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因PPP项目周期长而带来的退出难问题,充分调动起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国家投资建设上来,助力经济稳增长。PPP模式渐入佳境,已经成为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