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我国开始推广PPP以来,PPP模式的推广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加速器”。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各地方政府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压力较大,PPP模式能引进、盘活社会资本,为地方政府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分析,PPP模式在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拓宽融资渠道、引入优势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从近年来财政部入库的PPP项目来看,PPP项目不断扩容,逐步深入到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从顶层设计来看,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政府职能逐步转变,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等,为大力推广PPP模式扫清障碍。PPP模式渐入佳境,次第开花,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模式。

 

PPP模式在我国大力推广,得益于政策的保驾护航,更得益于模式的不断创新。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首次联合发文力推PPP+ABS的创新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由此成为PPP项目2017年的开台锣鼓。据相关单位统计显示,1月资产证券化产品共发行46单,共计910.12亿元。其中,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规模合计259.77亿元,同比增长100.15%;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合计650.35亿元,同比增长171.08%。

 

PPP资产证券化渐行渐近,什么样的项目鼓励做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优先鼓励:(1)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2)主要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处于市场发育程度高、政府负债水平低、社会资本相对充裕的地区;(3)PPP项目具有稳定投资收益和良好社会效益。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认为,大力推广PPP资产证券化,可以更好地完善PPP项目退出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因PPP项目周期长而带来的退出难问题,充分调动起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国家投资建设上来,助力经济稳增长。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励各地项目建设更加规范有效运营,以便使成熟完善的项目早日实现资产证券化。

 

随着PPP模式的不断推广与运用,改革创新成为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上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配套、协同推进。本次PPP+ABS则是PPP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举措,这一创新模式今年必将有序推进,各个社会参与方要把握好这次机遇,积极投身到PPP项目建设中,积极与各地政府合作,推动符合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项目快速落地,实现各地经济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