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来看,无论从监管引导还是市场需求,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的都是协助实体经济获得表外融资。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受所在经济体和法规的特征影响极大。
早在2015年年底,有关部门就已经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资产证券化是解决PPP融资的适合途径。政信投资集团专家表示,由于股权融资存在发行审核周期长、远水难解近渴等问题,债券融资又存在发行条件弱、偿还期限同项目回报周期不匹配等障碍,资产证券化被视为解决PPP融资难的关键一步。
去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共同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随后,各相关部门针对PPP项目所印发的文件接踵而来。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认为,文件的发布为PPP项目融资指明了新方向,对于破解PPP项目融资难题、助力项目加速落地意义重大。
今年1月9日,为推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进行证券化融资,国家发改委投资司、证监会债券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与有关企业召开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座谈会。这是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文后首次召开座谈会,标志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正式启动。
为配合发改委、证监会框架下“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2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对各自市场参与人发布了《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通知》,成立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小组,对于符合条件的优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建立绿色通道,提升受理、评审和挂牌转让工作效率。
同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实施专人专岗备案的通知》,对符合要求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指定专人负责,即报即审、提高效率,加快备案速度,优先出具备案确认函。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期间,除发改委、证监会、基金业协会和交易所印发了PPP相关文件外,财政部也在加紧布局PPP建设。今年1月10日,为加强PPP专家信息共享,规范PPP专家库的组建、管理,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持作用,财政部印发《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家库管理办法》。随后,财政部又印发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总体来看,为促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快速落地实施,各交易所和相关部门在管理范围内为优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开了“绿灯”。
政信投资集团PPP领域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过往的三年,PPP在项目立项、监管和执行等方面的专业度都在飞速提升。而今,在步入第四个年头之际,相关立法、信息披露、投资支持等政策皆将于今年进入完善期。
政信投资集团PPP领域专家告诉记者,PPP投融资模式有助于分散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风险,同时让社会资本通过政府项目获得良好收益,并能够给老百姓以及项目使用者带来优质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这些目标不是在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就能看见成效的,还需要长期的测试、调整、改革、突破。
为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2016年12月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多部门先后发布相关文件、召开座谈会,从政策法规和理论实践等角度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