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有企业改革既要向纵深推进、突破更多难点,也要扩大改革覆盖面,才能取得重要突破。其中,混合所有制无疑广受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要“力求包括集团层面在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
PPP在能源、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中崭露头角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第一批试点企业实施方案正在讨论。
国家发改委早在2016年9月28日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上,提及了能源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会上指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表明了推进这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专题会后,中央频发能源、电信等领域相关的重量级政策,政策所释放的利好充分调动起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能源领域改革的大潮中。在旁大的能源蛋糕面前,通过参加竞标等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竞争、争取多方共赢”,与领域内大型企业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把改革落到实处。
PPP将为“混改”注入活水
业内人士分析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在实践中,国企混改的途径呈现多样化态势,改制上市、员工持股、设立混合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等都不乏尝试。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PPP模式作为撬动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成为缓解债务压力的重要途径。吸引民资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创新利用了民间资本方式,还理顺了政府、改革公司和市场关系,这或许可以成为“混改”的一个良好的思路。
政信投资集团专业人士分析,国企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推进,“混改”的重要性亦不断抬升,降低企业杠杆率是当前着力推进的改革方向,“混改”有助于国企降杠杆,在债转股实施过程中,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债转股。“混改”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将打破垄断,使企业经营市场化,有效提升国企业绩,进一步盘活国有资本。
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把民资引进来
如果市场机制不建立,社会民营资本是不愿意大量投资的。这里所说的市场机制是如何有效地规范、保护各方权利的法制框架。PPP模式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要基于两个前提:法制和信用,这两者互为因果。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6首届中国PPP投资论坛”上,担任论坛总顾问的厉以宁教授以PPP投资为例,就诚信问题展开了阐述,他认为, PPP模式要通过道德诚信建设来体现高效率。在PPP方面,当工程正式运营以后,可能改成股份制企业,如果没有诚信,就会发生问题。政府的一个角色是投资者和经营者,这方面有条约限定。同时政府也是管理者,对待国企私企,要一视同仁。
此外,在 2016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和坚守契约精神,可打消社会资本的顾虑,破解PPP项目落地难问题。让PPP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同时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认为,民营资本参与改革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创新金融模式,有效补充PPP因各种因素导致落地难的问题,如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政信投资集团在产业基金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贵州、山西等地灵活运用产业引导基金成功助推项目高效落地,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许。
在“混改”的大潮中,民营资本将会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发挥着作用,如何有效利用民资,是本次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今后,中央还会加快出台各项利好政策,让PPP模式成为撬动民资的有力杠杆,在改革中发挥引擎作用,推动改革高效、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