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参与创业风险投资的角色正在逐渐从直接投资者转变为间接投资者,不再设立创投公司,而是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方式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1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会议强调基金要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等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形成总规模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

 

  近期,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了贵州公共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省内环保、水务、水利、智慧城市等行业,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重要诉求,引导社会资本长期投资于相关产业。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参与PPP 助力贵州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省政府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政府引导,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集合投资优势。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将重点投向贵州省的节能技术改造和装备制造,节能产品的开发与推广,节能服务创新与技术集成,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与低碳园区建设,交通节能与城市高效交通体系建设,碳交易与碳核算,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废综合利用,设备再制造,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再生资源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再生利用,城市矿产,以及节能行业的产业链整合与融资创新。

 

  贵州省发改委财金处长表示,该基金的设立为转变政府资金使用方式,实现预算资金“基金化”,促进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起到了率先垂范作用;同时,该基金的设立将促进“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基建领域的大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强省奠定扎实的金融基础。

 

  以交通为例,PPP项目和常规政府还贷项目相比,工期至少节省30%、造价节约10%左右。如今,依托1000亿元基金支撑,运用PPP模式推动贵州高速公路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原党委委员、总规划师介绍,贵州目前有两支基金都已经落地,第一支是省政府批准交通运输厅成立的交通产业发展基金,规模是400亿元,每年财政拿出10亿元,引导几个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第二支是国务院批准贵州省成立的脱贫扶贫攻坚基金,共3000亿元,其中1200亿元用于交通,这之中又有一半用于高速公路PPP。贵州近期提出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基础上的加密规划,还有5000公里准备要建。

 

  政信投资集团灵活运用产业引导基金形式 推动贵州省经济繁荣发展

 

  贵州省坚持把PPP作为扩大民间投资的重要抓手,全省PPP项目覆盖领域逐步拓展。贵州发展前景好,让PPP项目投资有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让PPP项目投资有需求;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让PPP项目投资有回报。

 

  政信投资集团已与贵州省多个地方签订项目合作合约。在具体合作中,一般由政府牵头,会同政信投资集团及其他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并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地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政信投资集团也将吸纳社保基金、保险、大型企业等机构投资者,或通过运用投行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的形式满足PPP项目融资需求。

 

  政信投资集团采用的产业引导基金形式非常灵活,受到贵州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通过PPP模式助力贵州省各地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三块短板,使贵州市地方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