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成都和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两个核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整合两座城市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建设经济圈,实现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例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推动产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方向的转型升级,提高了整个地区的产业水平和附加值。
加速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例如交通、能源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条件。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印发《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导意见(2023年版)》,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加速。
《指导意见》指出,开发银行要立足基础设施银行职能定位,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聚焦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建设。支持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
《指导意见》强调,开发银行要深化银政合作力度,发挥“融智”优势,积极提出融资政策建议。主动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和国家储备林模式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的应用,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加大对成渝地区政府债和信用债发行的承销和投资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导意见(2023年版)》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和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推动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和配套措施的有效落实,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和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双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双城经济圈通过产业协同、资金流动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政信金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信金融将更好地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纽带作用,支持双城经济圈经济建设。政信金融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投融资平台建设、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政策性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创新等多方面的举措,为双城经济圈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