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3.8万亿元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项债额度安排的新高,今年进一步提高专项债额度,可以扩大政府的投资带动作用,更可以支撑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发展。

 

01、专项债的主要投向仍是基础设施建设

 

从专项债发行的主要用途来看,专项债的主要投向仍是基础设施建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从今年专项债规模看,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规模上升,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民生银行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的专项债规模,一方面体现出了“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导向下的“尽力而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导向下的“量力而行”。

 

从目前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来看,前置发行的节奏将延续,通过快发快用为重要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支持,整体上更加注重高质量基建项目的投资。

 

在新增专项债规模有所上调的情况下,今年基建投资将达到较高增长水平。投资重点将逐步从去年的水利、交通等“老基建”,转向以数字、智能、低碳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

 

02、专项债有助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相较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加重视,并明确提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更为细化的地方债务化解要求。

 

发行不同期限的专项债可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对逐步平稳实现存量隐性债务化解给出“最优解”,也为缓解当下财政压力腾挪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报告内容看,专项债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有助于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短中期可通过债务置换,缓解部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压力,促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

 

 

当下我国经济虽然整体在持续恢复,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并未从根本上解除,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总需求,进而稳定经济发展,可以这么说今年专项债规模有所提升适应了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

 

2023年专项债接续发力扩投资稳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为专项债的发行使用做了明确部署,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在3.8万亿新增专项债的带动下,专项债将继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力拉动投资,为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将更加重视专项债使用效能的提升,进一步用足用好专项债,提升专项债使用效率,加大专项债撬动杠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