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改委、国土部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农业部也印发文件,鼓励利用PPP模式等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今年以来,发改委在土地整治、促就业规划、战略新兴产业规划等领域,均以文件形式确认了要推广PPP模式。未来,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将进一步拓宽PPP项目建设范围,推进PPP的市场化进程并防范风险。
安徽省PPP项目建设提速
国家发改委透露,两年来,全国PPP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但规范性不强、创新性较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推进、创新推进PPP模式,发改委近日选定了43个项目作为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与此同时,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预计一个多月后各地可以完成项目申报准备。相较于前三批示范项目,第四批的要求会有一些变化,同时更加规范严格。
从安徽省发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共有1078个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储备库,总投资10213亿元,364个项目纳入发改委项目推介库,总投资4000多亿元。日前,安徽省发改委又推出了1035个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PPP项目,总投资8232亿元,涵盖了安徽省16个市,涉及市政、教育、医疗、养老、科技、文化、旅游、能源、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林业等领域。
多项政策助推安徽PPP发展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印发PPP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PPP项目专项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PP项目建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大大提高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安徽省发改委也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放宽PPP项目领域,强化政府资金引导,优先支持发行专项债券。对于公路、铁路等PPP建设项目,收费不能达到合理回报的,给予项目沿线一定范围土地综合开发、财政补贴支持等。
据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已公布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PPP项目达到2500多个,其中约52%是在2016年7月以来落地的。而随着各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民间投资开始持续出现回暖现象。
风险成未来重点
PPP项目高歌猛进的同时,财政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防范PPP项目在债务、回报等方面的风险将成为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
对此,安徽省财政厅强调,严禁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保底承诺等方式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进行变相融资。明确PPP项目公司举借的债务属于企业债务,政府不得承担偿还责任,也不得违反担保法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承诺,严禁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
政信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PPP在中国这三年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些风险也随之显现出来,因此,中央出台了多个政策来规范PPP发展,近期又相继出台50号文和87号文等系列文件对PPP项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促进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中的健康有序推进,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各地政府也在为PPP模式开启绿灯,简化各项审批流程,推动PPP项目早日落地开花,进而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