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证鹏元数据,截至去年底,城投总资产105.3万亿元,同比增长8.45%。且在城投资产加速整合背景下,大体量城投明显增多,资产规模300-500亿元、500-1000亿元、1000-2000亿元、2000亿元以上城投数量相比2022年分别上升24家、36家、14家和7家。其中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规模最大,达9370.98亿元。分地区来看,江苏(19.17万亿)、浙江(15.15万亿)、山东(7.92万亿)资产规模居前三。

对于城投平台来说,一方面是大量的资产,一方面是大量的债务,二者之间的矛盾在于流动性。

所以,盘活存量资产是城投解决流动性的一步关键棋。

城投盘活了存量资产,就相当于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促进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以及激活发展新动能。

基建和新基建设施是城投的核心资产,尤其是新基建成为近五年来城投集中投资发力的领域。建设数字中国,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基建资产盘活是关键,也是激活发展新动能的核心。‌

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搭建信息互联、‌数据共享、‌高效运转的资产管理推介平台,‌对旗下所有资产进行动态化、‌全流程、‌全周期监管,‌以及对资产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多终端一体化管理,‌加大资产管理的便捷度和盘活精准度。‌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资产经营收益,‌还促进了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使城投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城投企业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不仅能够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促进国企市场化实体化转型,‌还能够激活发展新动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城投如何进行存量资产盘活?

城投进行存量资产盘活的方法包括聚焦主业、‌优化业务布局、‌创新存量资产管理方式、‌创新商业资产盘活方式、‌创新房屋资产营销方式、‌创新项目资产招商方式、‌基于原始功能拓展收入来源、‌存量资产改扩建、‌上市融资、‌以及资可抵债项目的收并购与复杂项目的破产重整。‌

聚焦主业,‌优化业务布局:‌城投应围绕城市资源和产业运营两个核心,‌构建城市开发、‌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和产融投资的一体化发展链条,‌实现“三高四新”的融合转型之路。‌

创新存量资产管理方式:‌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结合日常资产台账,‌印发指导意见,‌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分类盘活”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企一策、‌一资一法、‌成熟一个、‌盘活一个”的原则,‌唤醒沉睡价值、‌盘活闲置资产、‌释放经济效益。‌

创新商业资产盘活方式:‌将闲置的商业资产如电影院、‌宾馆等委托给国资运营公司集中统一经营管理,‌通过公开拍卖场地经营权等方式盘活。‌

创新房屋资产营销方式:‌主动对接工业园区管委会,‌了解住房需求,‌签订住房出让意向书,‌帮助企业实现闲置资产变现。‌

创新项目资产招商方式:‌通过优化功能和多业态组合,‌拓展收入来源,‌如探索分布式光伏、‌建设充电桩等,‌增强项目的市场经营属性。‌

存量资产改扩建:‌通过资产改建、‌扩建等,‌与存量资产的既有状态相结合,‌实现存量资产功能的延伸,‌激发其潜力,‌实现资产价值提升。‌

上市融资:‌当商业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并满足上市条件时,‌可以通过上市方式进行资本市场融资。‌

资可抵债项目的收并购与复杂项目的破产重整:‌对于体量较大且债权债务关系相对复杂的项目,‌通常会选择破产重整的路径以便理清债权债务关系,‌进而盘活项目。‌

这些方法涵盖了从业务优化到资产管理方式的创新,‌再到资本市场的运用,‌为城投提供了多样化的存量资产盘活路径。

盘活存量资产对于规范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国企资产配置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有效解决资源浪费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由于企业资金安排、‌产权瑕疵、‌资产破旧老化等原因,‌难以得到持续开发和利用,‌盘活这些资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种资源浪费问题。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能够倒逼闲置资源得到重新利用,‌有效发挥其价值和作用,‌进而增加国有企业现金流,‌在解决成本高企的过程中为国有企业带来一定收益。‌同时,‌这些闲置资源用于国有企业创新研发等一系列活动中,‌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集中力量推动自身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自身实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