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这是继2022年4月25日和12月5日两次降准后的再一次降准。降准降的是“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收到储户的存款,需要把一部分的存款上交给央妈,由央妈保管,上交的这部分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降准意味着银行可以有更多钱用于放贷。央行此次降准预计释放约6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按照货币的乘数效应,大概又增加了38000亿的广义货币(M2),增强了放水效果。

 

降准也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仍处于适度宽松的状态。

 

央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降准

 

开年以来,我国经济向好恢复的态势明显,1-2月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再提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增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12%。

 

在这样的情况下,近期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大,也就是说此次降准是超乎市场预期的。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从国内物价数据来看,生产价格指数PPI(producer price index)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且2月份同比降幅进一步加大;2月CPI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在生产相对韧性的情况下,物价乏力表明需求相对较弱,实体经济修复的斜率相对平缓,在此背景下降准,对于稳住物价或能提供支撑。

 

【百科】: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生产者物价指数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今年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和MLF操作规模,实现净投放,保持了流动性总体稳定。今年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适时采取降准措施,向金融体系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助于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对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将发挥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央妈通过降准意在向银行体系释放低成本、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促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

 

本次降准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首先,降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居民的消费。

 

其次,此次降准对楼市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利好,降准让资金面宽松了些,对楼市的稳定也有提振作用。

 

最后就是投资市场了,一般情况下,央妈降准对投资市场而言都是利好消息,从历次降准后的股市表现来看,降准短期内往往对金融板块有提振效果。

 

此次降准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首先,就是对从银行贷款的人有影响。

 

虽说如今贷款的渠道比较多,但从银行贷款仍然是最主要的贷款渠道。就比如买房,如果要贷款,首选肯定是银行。

 

而央行降准对贷款人的影响,从贷款难度来看,央行降准后,贷款人从银行申请贷款可能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从贷款利息来看,央行降准也有利于贷款利息下降。

 

其次,央行降准影响老百姓的收入。

 

央行降准对老百姓的收入影响,主要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可以增加老百姓的劳务收入。因为央行降准释放的资金最终会流入全社会,其中的一些肯定会成为老百姓劳务收入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就是会影响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收入。央行降准,对于股票这类权益性资产来说是比较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