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财经

 

记者近日采访调研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的创新性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特点鲜明,既强调政策导向又强调市场化运作;在有力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的同时,又带动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搞大水漫灌,又能够有效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

 

 

金融工具强调市场化方式 带动多元化融资

 

金融工具的运作模式简单来说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募集资金,发起设立基金,用于补充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梳理形成备选项目清单,推荐给三家政策性银行。

 

既强调政策导向又强调市场化运作,是金融工具的一大亮点。

 

“金融工具安排的项目,不仅经过各地方、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严格把关、精挑细选,银行又从风险防控角度作了认真评审和选取。最终是否投放资金完全由银行自主决策。加上几家银行之间还有竞争激励,在拉动投资增长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投资质量。”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说。

 

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是江苏省首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EOD模式融资项目,也是苏州市首个以EOD模式成功获得融资的项目,将腾退一批产出效益低、能耗高的老旧工业项目,新改建一批绿色科创产业园区。2022年9月,该项目成功获得3.3亿元金融工具的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宝贵的资本金。

 

“在地方财力日趋紧张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通过金融工具‘政策导向’和‘市场运作’双重属性,可以有效解决重大项目的资本金问题,加快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实施。”昆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姝说。

 

2022年,两批金融工具合计投放7399亿元。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各银行为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有效满足了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认为,金融工具对资金的投放具有良好的筛选机制,有力补充了重大项目的资本金,通过带动更多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和对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

 

“金融工具不要求地方政府出具还款承诺或承担兜底责任,除了带动商业银行贷款,还可以带动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债券及股权融资等各类市场化融资工具的应用,加大市场化融资的力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开孟说。

 

金融工具能够有效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

 

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在3%以下,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的涨幅。

 

李开孟认为,金融工具属于具有鲜明政策导向的市场化融资行为,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

 

“通过金融工具的作用,重大项目自身及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得到启动,能够产生连锁反应,带动全产业链的就业和消费。这不仅体现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还将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催生更多的有效需求。”盛磊说,“因此,金融工具能够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具体来看,盛磊认为,金融工具与银行信贷相配合,能够形成重大项目资本金和信贷资金的合力;与以工代赈政策联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地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图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双碳产业园规划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双碳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核心方向。国开行提供的2亿元金融工具资金已投放到位。同时,多家商业银行主动对接配套贷款,形成叠加效应。

 

“金融工具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郑州航空港兴港公用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希说。

 

小编寄语:

 

今天是正月初七,也是节后工作第一天,人们互道“开工大吉”,为了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2023年,世界对中国经济充满期待!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不断提供新机遇。中国有14亿多人口,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是中国推动经济复苏好转的强大引擎。同时,从已经召开的地方两会看,各地都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投资摆在突出位置。基建项目一直在各地政府重大项目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各地传统基建项目持续发力,新基建也在加码提速。以上种种都说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将为政信事业提供更多新的发展机遇!政信在2023年大有可为!

 

新的一年,政信投资集团元气满满,整装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勇往直前,与大家一起携手开拓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