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66.2%。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65%,通常被认为是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的临界线。过去40年,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距离本世纪中叶还有不到30年的时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从现在开始,我国开启城镇化的“下半场”。这一阶段的城镇化还有多少潜力可挖?这取决于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镇化。

 

有研究机构的测算显示,目前我国至少还有约2亿人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城镇化状态,对于很多新市民来说,城市还只是个落脚处——他们虽然人在城市,但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在住房、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

 

 

在今年的两会讨论过程中,有代表表示:“我们要的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里有个落脚处。”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进入城镇化“下半场”后,我国城镇化的潜力究竟还有多大,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又该如何走稳走好?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致力于实现一种新型、高质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仅注重速度和规模,更强调质量和可持续性。

 

具体来说,到2025年,国家希望实现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同时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有显著提高,并明显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这意味着不仅要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还要努力解决城市内部户籍制度带来的不平等问题,由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资源实现全面平等覆盖,让更多人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此外,规划还强调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的提升,这意味着国家将注重提高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同时,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确保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了“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全面形成,旨在优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提高它们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将建设成为轨道上的都市圈,以更高效的方式连接城市和农村。

 

 

同时,规划也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避免“大城市病”,提升大中城市的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的发展活力,并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城镇化建设。

 

在城镇化的可持续性方面,规划强调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包括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推进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以及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等。

 

 

综上所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中的城镇化目标是全面、多维度的,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可持续的城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