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超大特大城市时,通常会想到“北上广深”。但实际上,已有许多新势力跻身于超大特大城市之列。

 

 

这些新兴城市正在迅速发展,无论是在经济、人口还是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升级超大城市有多“香”?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2年共有5座城市实现“升级”,其中东莞、武汉、杭州3个城市城区总人口均超过1000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苏州2个城市城区总人口均超过500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小贴士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

 

1、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2、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3、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

 

4、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为特大城市;

 

5、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升级特大城市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旦跨入这个门槛,城市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比如财政支持、产业政策、人才引进等,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以今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为例,该文件将城中村改造范围限定在“超大特大城市”,表明成为超大特大城市后,城市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除了政策红利外,升级特大城市有助于城市更好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01提升城市地位:升级为特大城市意味着该城市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的地位得到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源和人才,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02增强城市竞争力:特大城市通常具有更高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这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03促进产业升级: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特大城市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04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特大城市意味着城市需要建设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包括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05推动城乡一体化:升级特大城市也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协同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总体来说,城市能级的提升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将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此次晋级的城市都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并留住大量人口,主要原因在于落户门槛降低、产业集聚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上述因素共同为城市能级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城市边际不断突破,城市空间大幅扩容,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一系列的变化与提升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基础,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比如,近年来实现城市能级提升的常州,已经拥有多条地铁。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人才和物资,这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能级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注重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然而,成为超大城市并不能保证“一劳永逸”。近年来,我国发布了许多政策,强调要减轻超大特大城市的负担,缓解“大城市病”,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比提升城市能级更为复杂和艰巨,未来更需要他们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