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而言,如何理解政府、政策、经济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件熟悉又陌生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置身经济发展的洪流之中,其中有令人骄傲的繁华,也有不断攀升的房价,我们又很少有机会系统了解我们及父辈所经历的变迁与变革。

 

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仅仅看到政府如何推动市场化变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明白它如何能做到更多。

 

未来不可知,对中国经济的观察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发展”的观念。一方面,理解发展目的不等于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不一定能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也不可能一直有效。若不能继续改革,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可能成为负担甚至陷阱。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去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1.png

图源网络

 

不断建设和完善的政府

 

社会发展是个整体,不仅包括企业和市场的发展,也包括政府的发展,相辅相成。国家越富裕,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往往越大,而不是越小,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瓦格纳法则”。因为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民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政府在公立教育、医疗、退休金、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支出都会随之增加。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种外来冲击也大,所以政府要加强各种“保险”功能。另一方面,当今很多贫穷落后国家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政府太弱小,可能连社会治安都维持不了,更无法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环境,比如黎巴嫩、阿富汗。经济富裕、社会安定、政府得力是国家繁荣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2.png

图源网络

 

这些年来,无论是政府服务的质量,还是政府收入的数量,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违规发票泛滥。2001年初,在全部参与稽核的进项发票中,涉嫌违规的发票比例高达8.5%。

 

【1】随着2003年“金税工程二期”的建设完成,增值税发票的防伪、认证、稽核、协查等系统全面电子化,才逐渐消除了假发票问题,之后的增值税收入大幅增长。

 

【2】目前,“金税工程三期”也已完成,2020年在手机上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过“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的人,应该记得其中信息的详细和准确程度,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征税能力”需要长期建设。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一样,都不是天然就存在的,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形式和表现,要受到政府资源和能力的制约,而政府的作用和角色,也需要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

 

躬身入局的坚定乐观

 

经济发展必然要改变旧有的生活方式,重新分配利益,所以必然伴随着矛盾和冲突。政府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调控改变速度的快慢。社会变化过程快慢之间,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感受天差地别。对于环境的变化,人们需要时间去适应。人不是机器部件,不可能瞬间调整,也没有人一直紧跟时代,所以稳定的改革过程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缓冲。

 

3.png

 

经济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我国的GDP总量哪年能超过美国,而是探讨我国是否具备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还能继续齐头并进吗?还有几亿的农民能继续城镇化吗?贫富差距能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吗?在现有的基础上,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政策是什么?

 

过去40年,我国的名义GDP增长了242倍,大家从每个月挣二三十元变成了挣四五千元,动作稍微慢一点,就被时代甩在了后面。中国,取得了人类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奇迹,这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正在继续影响着新世纪的历史进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经济转型和发展是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和艰巨的历史任务。过去的40多年中,甚至是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和人民大众为此流血流汗、思考践行,使得如今中国的面貌已经大不相同。

 

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长河,一万年的农业文明,两千年有记录的历史,才发现最后这20年才是我们发展最快的时期。原来觉得历史很遥远,现在发现我们生逢其时,我们生逢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快的20年。未来该怎么走?

 

躬身入局,体现的是坚定的信念、为民服务的情怀。“躬身”是信念坚定的一种体现,“躬身入局者”既不会中道辍足,也不会中途易辙,而是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同时,“入局”体现的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胸怀,激发的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干劲。

 

当前,我们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只有躬身入局、扎根其中、稳中求进,一切难题才会迎刃而解、化解于无形。

 

【1】数据来自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统一思想,做好准备,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

 

【2】关于“金税工程二期”对增值税收入影响的估计,来自复旦大学樊海潮、刘宇及美国西北大学钱楠筠等人的论文。

 

作者兰小欢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荣郁来自中国政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