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发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的讲话之后,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释放重磅信号,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稳增长的作用,而且提出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宽货币”与“宽信用”双管齐下。这意味着政信金融正在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微信图片_20220505110615.png

 

午后政治局会议通稿发布后,A股被暴拉2.41%,沪指在”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站上3000点,创业板反弹4.11%,给市场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会议的大背景。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几点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国内:一是,党的二十大将在下半年召开,所以经济增长目标一定要实现,尽管有难度。(有难度,才更有意义。)二是,疫情不断冲击经济。会议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经济也不能下滑,鱼和熊掌要兼得,难度不小,需要政府管理的责任担当和智慧。

 

国际:美国加息,世界经济面临资本外流风险,同步加息对中国不利,只有依靠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投资收益才能留住资本。所以让外资看好中国,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需要有更好的增长预期,才能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近一段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汇率市场遭遇不利的震荡,市场亟需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乌克兰危机将衍生出世界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并加剧当前多重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多国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正在积聚。

 

世界大博弈局势下,只有自身经济发展好,才能顶住外部冲击。

 

会议重大利好分析:

 

经济增长目标不变,继续努力实现

 

会议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消了市场预期下调的疑虑,这是从中央传达了“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在一二季度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下,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5%的目标,下半年经济增长要明显高于5.5%。在经济受疫情拖累的背景下,稳增长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前期确定的政策已经在加速推进。背后的逻辑应该是没有增长的支撑,就业和物价也就很难稳定下来,继续强化稳增长目标意味着政策层面会全力为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市场不应低估中央稳增长的决心。

 

看到中央的信心和决心,那么各省市则需要更加努力在二季度和下半年为经济发展加码。我们看到在各省的“十四五”规划中,上报了总计超过40万亿元的基建项目规划,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加紧推进的一年,也是基建“打基础”的阶段,前期发力不足,后期或将滞后。尤其对于发展潜力巨大的中西部来说,更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好时机。比如成渝双城经济圈或将成为全国稳增长的“长板”区域。

 

稳增长的决心也意味着政策层面会不遗余力在消费、投资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也意味着相关限制性举措会有灵活性调整。特别是,如果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期的话,则意味着为保住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那么后续稳增长政策力度与频率则可能会超预期。

 

明确稳增长的主力是投资: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险,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表述清晰地表明稳增长的关键是内需,内需的关键是投资,投资的关键是基建。2022年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便是以“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这里提及的“全面”本身已经释放出比较强烈的信号。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为市场留足预期,以“定向支持”与“精准灌溉”的结构性政策为主

 

会议提出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如退税减税降费以及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和专项债、降准政策等,先把这些存量政策落地实施,做出成效,所以短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抓存量政策落地。增量政策工具的出台正在根据经济情况和实际需求酝酿中。

 

会议提出要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这意味着后续增量政策出台和存量政策落实均将以目标导向为主,以“定向支持”与“精准灌溉”的结构性政策为主,会比较注重政策的合力效果,即将出台的政策要与拟实现的目标挂钩,如再贷款政策可以撬动多少信贷增量等。

 

增量政策工具,力度可能较大。一个方向可能是围绕基建融资展开,可能会推出新的基建融资工具或融资方式。

 

本次会议增强了延续货币宽松环境的预期。明确指出“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应对复杂局势,“宽货币”与“宽信用”将双管齐下。

 

防风险与稳增长之下的地产,“因城施策”成为政策关键

 

房地产是地方政府财政的保证,目前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开始对房地产松动,部分城市降低首付或者降低利率水平或者降低购房门槛等。但从监测数据看,房地产依然疲软。政策明确指出支持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要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这意味着针对地产行业领域的“因城施策”导向比较明确,近期针对各地区的地产政策放松举措是得到高层认可与支持的(如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取消限购与限售等等),后续各地区的地产政策放松力度还会越来越大,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这也是中央对于房地产“定向支持、精准拆弹”政策思路的延续与升级。

另外,在中央层面提出要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这是超出市场预期的,这意味着各地区前段时期通过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来限制地产企业合理提取预售资金以避免辖区内风险爆发的做法将会得到明显纠偏,地产企业的商品房预售资金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有助于缓解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改善地方财政。

 

稳住资本市场基本盘,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会议提出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是明确提出要稳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资金的晴雨表,虽然美联储加息带来一定干扰,但只要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支持,市场信心就会逐步恢复。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本次会议所推动的各项政策将扭转我国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不利局势、提振市场信心,从长远看,是预防资本市场“黑天鹅”事件对全世界经济冲击的“先手棋”,将再次促进我国在未来几年实现国家经济和国民财富稳步增长。

 

世界风云急剧变化中,每个人都应做好应对的准备!政信金融将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深度融合,将迎来一波发展高潮!